北方壁畫為何有芭蕉?專家研討韓休墓壁畫待解之謎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6-10-23]
兩日來“藝術與技術——中國古代壁畫保護、研究、制作”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來自中、德、韓三國的近百名專家圍繞“藝術”、“技術”、“韓休墓壁畫研究專題”等三個方面展開探討交流。
《樂舞圖》為何被涂改
在韓休墓壁畫《樂舞圖》中,左側地毯前的男子、右側地毯的左下角可以隱約發(fā)現改動的痕跡。有專家認為《樂舞圖》左側原來畫了一個小孩,后來被修改成大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鄭巖指出,在被涂小孩的右邊對稱處還有一只同樣被涂改掉的兔子。
他從美術角度分析了當時畫師先后繪圖的順序,比如先畫的人,地毯是后加的,其中右側有幾個男樂師也明顯地看到是被附加上的。原因可能是畫師最后覺得樂隊人員不完整,不符合當時的樂隊規(guī)制,同時墓葬的修建時間有限,畫師似有趕工的意向,不得不加以改繪,才導致小孩和兔子被同時涂改掉。
對此陜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則表示鄭巖教授的分析目前僅是一家之言,這個具體原因還需更多的專家學者進行討論研究。
壁畫上為何有芭蕉樹?
芭蕉樹喜暖怕寒,是熱帶地區(qū)的植物,在南方和海邊比較多見。韓休在唐長安做官、最終又葬于唐長安,他的墓壁畫中為何會出現一棵芭蕉樹?
陜西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楊文宗表示,在壁畫的保護過程中,很多親眼看過壁畫的專家都提出過這個問題,也有人認為這可能并非是芭蕉樹,或許是一棵被誤讀的椰棗樹。
對此鄭巖認為,這里畫師采用芭蕉樹作為背景之一也許只是一種意象的表現手法,以此表達唐人對南方的喜愛。鄭巖曾在許多寺院壁畫中也看到過芭蕉樹,他認為此處的芭蕉樹可能反映了當時繪畫界的一種時尚風格,因此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對當時真實環(huán)境的完全再現。
圖中的舞者是韓休夫婦嗎
樂舞圖中有一組男樂一組女樂,中間一男一女共舞,表情生動,形象逼真。而唐墓壁畫的題材很多都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那么韓休墓的《樂舞圖》中跳舞的形象是否與韓休及其夫人有關?
鄭巖認為,《樂舞圖》是一幅看上去寫實的壁畫作品,但他并不認為是完全寫實的。墓室壁畫發(fā)展到唐代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并不像漢代那樣遵循某種嚴密的程序思想。另一方面,程旭在對韓休墓壁畫和韓休其人的研究中發(fā)現,韓休生前很樸素,所以畫師應該是在沒有請示韓休或者說當時韓休已經去世的情況下繪制了《樂舞圖》。
那么韓休墓壁畫這些看似不合常理之處究竟何時才能解開謎底呢?未來的實驗室考古和各領域專家的研究或許會給我們帶來答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