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首屆文化遺產(chǎn)博覽會開幕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6-08-09]
鄂爾多斯8月8日電 (烏婭娜)8日晚,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首屆文化遺產(chǎn)博覽會開幕。漫瀚調、古如歌、蒙古族三弦等百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及傳承人匯聚于此。
鄂爾多斯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曾涵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關鍵在于對傳承人的保護。這么多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其傳承人得到的社會關注還是比較少,尤其是一些瀕危的,他們應該獲得更多的認可,讓這些傳承人更有自信?!?br/> 今年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姚鳳琴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刺繡的傳承人,她說:“蒙古族刺繡是舊時蒙古宮廷的產(chǎn)物?!?br/> 為了傳承這項技藝,姚鳳琴常年奔波于內蒙古各地進行免費教學。“只要是喜歡這個,有興趣學的,我都愿意教,多一個學習就是多一份保護?!?br/> 令姚鳳琴擔憂的是:“現(xiàn)在盡管有很多人愿意學習(這項技藝),但是能堅持下來并且技術能夠真正起到傳承水平的少之又少?!?br/> 蒙古族三弦傳承人哈勒珍則跟上“時代潮流”使用微信進行教學。她說:“這樣的方式效率很高。”
2007年,鄂爾多斯服飾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76歲的斯琴巴拉木和她的兩個妹妹是第三代傳承人,家族世代相傳成為這項技藝的最大特點?!拔业睦牙咽堑谝淮鷤鞒腥耍浆F(xiàn)在我的孫女已經(jīng)是第五代了,我希望家族后代能一直將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6項,分別為鄂爾多斯短調民歌、漫瀚調、鄂爾多斯古如歌、成吉思汗祭典、鄂爾多斯婚禮、察干蘇力德祭。自治區(qū)級非遺項目75項,包括鄂爾多斯蒙古族傳說故事、鄂爾多斯蒙古族頭飾及制作工藝等。市級非遺項目135項,包括鄂爾多斯蒙古族祭火節(jié)、達拉特燙畫技藝等。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