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跨界藝術家卡諾作品展亮相中央美院美術館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6-03-11]
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現(xiàn)實與真相的異與同:何塞-瑪麗亞·卡諾藝術展”10日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展出這位西班牙藝術家自2003年至2015年間創(chuàng)作的11個系列的200余件作品。
在踏入藝術圈之前,卡諾已在音樂界大放異彩:他是西班牙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最受歡迎的流行樂隊Mecano的成員和主要作曲者,他創(chuàng)作的《月亮之子》等歌曲廣為流傳并被不斷翻唱,他還寫作歌劇如《月神》等與多明戈等歌唱家及管弦樂隊合作??ㄖZ自己曾說音樂版稅收入已經讓他這輩子花不完。于是從21世紀初,他將主要精力從表演藝術轉入視覺藝術。
此次展覽中最大體量的作品系列“華爾街100”由大小共計87件作品組成,它直接取材于《華爾街日報》。藝術家用蠟畫的方式,將報紙上金融人物的大頭照及周邊文字放大,并進行精準的重制。透過蠟畫所具有的立體肌理,卡諾嘗試將這些大眾傳播媒體上常見的肖像,塑造成貨真價實的紀念碑,以此表達反諷之意:在經濟衰退之前他們如同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一旦金融危機爆發(fā),普通民眾卻發(fā)現(xiàn)連自己銀行里的基本存款都保不住。
即使離婚,也能讓卡諾產生創(chuàng)作靈感。在“這只是生意”的離婚文件系列中,卡諾將他與前妻的離婚官司的數(shù)百封律師函件中挑選出來的文件,用蠟畫這種費時又費力的方式,不厭其煩地放大復制。在這一筆一劃的反復繪畫中,藝術家表達出他對婚姻這類社會情感結構在當今一切以經濟目的為核心的價值取向中,最終與愛情毫無關系而只剩下財務糾紛的傷感與無奈。
卡諾的大部分創(chuàng)作運用了傳統(tǒng)的熱蠟畫技法,即遇熱融化的蠟液里加入顏料,有時混合一定比例的達馬樹膠等材料,繪于木板、畫布等材料并經過加熱固定。熱蠟畫創(chuàng)作需要控制溫度,容易出現(xiàn)顏色互滲的問題、往往需要反復施蠟完成。這種技法十分費時費力,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反復實踐。
作為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以“奇特而充滿活力”來形容這位西班牙藝術家。他表示,卡諾運用“蠟”為材料媒介,制造出一種有肌理凹凸狀而同時半透明有空間深度的畫面,在這種特殊的媒介和技術難度底下,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風格。
卡諾為此次展覽特別創(chuàng)作了“北京”系列和“人民幣紙幣”系列作品,并將一幅名為《烏克蘭金融報》的布面蠟畫作品捐給中央美院美術館。
展覽將持續(xù)至3月23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