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甘肅兩當發(fā)現太陽紋飾重要文物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10-25]
蘭州10月24日電 (南如卓瑪)24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原主任、權威鑒定專家雷從云在蘭州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稱,昨日在甘肅兩當縣太陽鄉(xiāng)發(fā)現兩件有太陽紋飾的重要文物,即金元時期的青釉太陽紋大罐和圖騰石太陽鳥,均有重要價值。
位于甘肅東南部的太陽鄉(xiāng)由太陽寺而得名,據《兩當縣志》記載,太陽寺修建于北宋時期,毀于清末,寺內曾藏有很多珍貴文物。據專家分析,由于對太陽的崇拜,青釉太陽紋大罐和圖騰石太陽鳥均可能是專為太陽寺定燒的。
雷從云和國內多名鑒定專家鑒定了兩當縣太陽鄉(xiāng)陳列館的多件文物,他說,除了與“兩當兵變”有關的武器、軍用品之外,還有一些與當時相關的文物,最有價值的是青釉太陽紋大罐?!捌餍魏艽髿?、工整,而且青色中泛點黃,泛點醬色,罐的腹部有幾周太陽紋,器身108個太陽排列有序,”他說。
“與之相關的還有一個東西,民間收藏的一個圖騰太陽鳥,”雷從云說,太陽鄉(xiāng)的老百姓收藏的瓷器里都有太陽紋,“給我們一種遐想,這里器形上的紋飾和宋代以來這里叫太陽寺是不是有關系。相傳青釉太陽紋大罐在兩當兵變時,當地老百姓用來給起義軍壯行。根據我們的鑒定,一致認為它是金元時期的東西,很有價值。”
雷從云說,圖騰石太陽鳥,既有鳥狀,又像人面,有鳥的眼睛,鳥身特意磨制出兩個太陽,“這應該是原始社會晚期、與崇拜圖騰有關系的文物,距今大約在4000年前后,而青釉太陽紋大罐距今約900年前后?!?br/>
“它們之間時間相距遠,不一定有關系,不過巧合的是,兩件重要文物都在同一個地方發(fā)現,很值得遐想”,雷從云透露,在兩當縣還發(fā)現當地人稱為的拴馬石,經過鑒定確定是元代王公貴族門前使用的吉祥、鎮(zhèn)宅之物。
24日,雷從云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王中信、全國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孫洪琪等專家在蘭州鑒定了多個民間收藏文物,“民間收藏有很多好的、真的東西,今天在蘭州看到的,發(fā)現甘肅的收藏家們收藏了許多寶貴文物,這些東西從數量、品類、等級都不可小視”,雷從云說。
雷從云強調,經過反復鑒定,甘肅民間收藏之中有宋元到明清文物都有,很值得研究,“千萬不能簡單的否定民間收藏,更不能對一件東西妄加定論,要科學、客觀的對待民間收藏”,他說。(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