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藝術品遭火焚被指炒作 知情人曝三大疑點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3-08-04]
一場大火燒出了幾個當代藝術“新天價”。7月25日,一批即將拍賣的當代藝術品在運輸過程中失火,大部分被損毀。大火剛剛熄滅,拍賣會如期舉行,不少畫作在大火中成為灰燼的畫家成為買家追捧的對象,作品拍出前所未有的高價,這場大火也因此被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指責為一次“并不太高明”的炒作。
文、圖/記者林琳、郭曉昊
事件:
大火過后拍賣火了
7月25日,一輛載有號稱“價值上億元”當代藝術品的汽車在運輸過程中失火,大部分車載藝術品被損毀。目前,火災原因尚未查明。據(jù)悉,這些藝術品全部為畫作,約有100余件,均是7月28日將在北京某拍賣會中拍賣的《當代藝術:中國進行時!》專場拍品,其中被燒毀作品七八十幅。策劃本次專場的策展人沈其斌表示,被損毀的作品來自包括中國當代藝術新勢力“G8”在內(nèi)的多名國內(nèi)藝術家——當代藝術家徐震、邱志杰、汪建偉、原弓等。據(jù)稱,很多被燒毀的畫作才是重量級作品。
7月26日晚,沈其斌在內(nèi)部招待酒會上致辭,稱“從‘星星美展’到‘85新潮’,中國當代藝術的磨難從未停止”、“‘7·25大火’燒掉了大批畫作,也燒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舊時代”。27日,沈其斌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28日,拍賣公司春拍按計劃在北京舉行,原定拍賣總數(shù)197件,因火災撤拍73件,實際拍賣124件,成交111件,成交額6597.325萬元,平均每件作品成交價為60萬元。
質(zhì)疑:欲借火攻制造當代藝術明星G8?
“這就是一次借‘火攻’制造新的當代藝術明星G8的策劃”,知情人許先生(化名)如是向本報記者透露。許先生跟北京當代藝術圈走得很近,參與了火災后的一系列公開和不公開的活動,也參觀了被燒壞的作品。在他看來,這場大火不過是“一次并不高明的炒作”,因為其中有三大疑點:
第一個疑點是,在他看來,被燒掉的都是小件的作品,與策展人所說的都是重要作品有出入?!叭绻沂撬囆g家,我完全愿意出4件作品,燒掉兩件,再把剩下兩件的價格抬高。”許先生告訴記者,邱志杰(作品被燒的作者之一)一件作品在28日的拍賣會中拍出700多萬元,遠高于其作品此前的價位。記者在雅昌藝術網(wǎng)搜索到,在此之前,邱志杰的作品只有一件拍出100萬元以上,是2011年5月29日成交于香港佳士得的“重復書寫一千遍蘭亭序裝置藝術錄像記錄”,成交價為182萬港元。
第二個疑點是策展人的表現(xiàn)“過火”。策展人沈其斌在7月26日晚內(nèi)部招待酒會和27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稱當代藝術將重新從零開始,認為這場大火是當代藝術品的轉折點。但與此同時,在內(nèi)部招待會上,他對到場的藏家大打“悲情牌”,鼓動大家在拍賣會上“給力點”,令當時在場的許先生認為這種做法“越描越黑”:“如果他不是把這個事件放大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慘劇,老百姓哪里會知道?”據(jù)許先生透露,他們還策劃可以把被燒殘缺的作品裝裱后拿出來拍賣。“按他們的話來說,這些畫能代表中國的當代藝術在路上?!?br/>
第三個疑點是火災現(xiàn)場保留下來的視頻和照片?!斑@輛車不是在大馬路上跑著跑著燒著的,而是放著‘自燃’的,到現(xiàn)在也沒人透露火災到底是怎么發(fā)生的。為什么現(xiàn)場的人不去關心司機,卻有工夫去拍大火燒車的視頻和照片呢?”
此外,如此重要的一場拍賣專場,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在內(nèi)地幾大拍賣行中,而是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拍賣行?對此,不少行家表示:“行內(nèi)心照不宣,要炒作,還是小行容易操縱?!?br/>
“說到底,他們就是想炒G8?!睆氖滤囆g品行業(yè)多年,許先生對此頗有心得。在此之前,沈其斌已公開將這一批包括邱志杰在內(nèi)的藝術家G8稱為F4的接班人,并宣稱要在國內(nèi)市場上“干掉F4”。“作為策展人,他無非就是想G8的作品價格賣得更高,自己獲利更大?!倍?·25大火”之后,本來非主流的拍賣行名氣大振,策展人的人氣也更高,微博成為大眾關注對象,而G8這個名號以及邱志杰、徐震等藝術家的名字一時廣為流傳,更重要的是,專場的最終拍品成交價比市場行情更高?!拔也⒉环穸ㄋ囆g需要炒作,但這種炒作讓人有被愚弄的感覺”,許先生無可奈何地說。
思考:
藝術品“裸奔”幾時休?
“7·25大火”中號稱價值數(shù)千萬元的作品葬身火海,藝術品保險和運輸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拔业拐J為這是一次行為藝術,”北京藝術圈內(nèi)人士吳先生(化名)認為,“現(xiàn)在各個地方都在提倡藝術品備案和保險,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這么一個事件,商業(yè)性、策劃性很強,策劃人可以借此吸引大眾的關注。”而許先生則表示:“如果非要說這個事件本身是行為藝術,那么它是一個說謊的行為藝術?!?br/>
“有一種說法,中國至少有九成的藝術品在陳列、展覽、交易等環(huán)節(jié)中處于沒有任何保險的‘裸奔’狀態(tài)”,吳先生如是說。據(jù)了解,一些藝術品展覽因為規(guī)模大價值高,保費較為可觀,會吸引部分險企承保。但私人收藏的藝術品,保險公司基于風險考慮通常不接受投保。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多數(shù)拍賣公司都沒有購買保險。許多藝術品行家表示,自己曾多次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保險公司均表示雖然他們已經(jīng)研討了很久,但是沒有任何人敢‘喝頭啖湯’。估價難和真?zhèn)坞y辨令他們對藝術品投保避之不及?!?br/>
華辰拍賣總經(jīng)理甘學軍認為,“7·25大火”僅僅是個案,探討的問題應該是如何保護好中國藝術品。對于此次大火,他不由嘆息:“運輸方式太原始了,包裝上也不專業(yè),沒有使用隔火的材料?!彼硎?,如果有藝術品保險,保險公司會對運輸、包裝等都有所要求,比如作品的防火防水措施等?!捌鋵?,無論是藝術品機構、藝術家,還是收藏家,從內(nèi)心講還是愿意買保險的,因為可以付出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安全?!辈贿^,目前中國藝術品保險基本是空白,沒有適合的保險產(chǎn)品,而保險的評估監(jiān)管機構未建立,令保險公司和藝術機構、藝術家、收藏者都極為尷尬?!斑B大腿、手指這種五花八門的險種都那么多,藝術品卻沒有一個合適的品種,希望能更多引起保險業(yè)的思考?!?br/>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