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遠:大師要“時名”更要“史名”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3-04-12]
杭州4月11日電 (記者 汪恩民 實習生 邵思翊)11日,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著名畫家馮遠回到生活工作了21年的杭州,在浙江美術館舉辦“筆墨塵緣——馮遠中國畫作品展”。馮遠表示,大師是個很難企及的稱號,僅有“時名”是不夠的,更要后人評書的“史名”。
馮遠,1978年入讀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第一屆中國畫研究生,曾任中國美術學院教務處長、副院長、教授。后離開杭州,相繼擔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長、文化部藝術司司長、中國美術館館長。現(xiàn)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
這次展覽展出的近200件作品,分為“歷史溯懷”、“技道縈懷”、“蒼生情懷”、“傳統(tǒng)追懷”四個部分,全面展示了馮遠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30余年在中國畫藝術傳承與發(fā)展和在藝術技巧方面的探索,他自稱為“創(chuàng)作研究的階段性小結”。
馮遠從初中開始自學繪畫,到在“北大荒”下鄉(xiāng)時耕讀之余從事繪畫,又到恢復高考后入讀浙江美術學院的研究生……美術創(chuàng)作生涯多舛而豐富。如今,年過花甲的他感嘆藝術是一門奢侈的愛好和一個充滿遺憾的職業(yè)。人生無法得享兩個生命的輪回,因而認真地把握當下,認真對待每一件作品才是最為重要的。
“我受教于浙江整個藝術教育的價值標準、審美取向和教育教學的要求。”談及生活工作了21年的杭州,馮遠告訴記者,浙江對他的影響根深蒂固。多年后,他帶著飽含他所思、所想、所冀、所求、所好、所取的作品,回到母校,回到浙江這塊養(yǎng)育的這塊熱土。
作為一個藝術教育家,馮遠認為藝術教育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但這離大師還有距離?!吧鐣先菀子幸环N大師滿天飛,畫貓大師、畫虎大師都可以自封,有的是“時名”。但有的“史名”要后人來評,不是當代人說。”
在他看來,大師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稱號。作為大師,作品必須要有具有承前啟后的示范和時代的風標作用;藝術的創(chuàng)作理念對前世對后世有影響;而個人的操行品德要對社會有影響,對時代起到一種代表性的德高望重的精神品德。
另外,針對目前藝考不斷升溫,馮遠鼓勵全民族的年輕人都能學一點藝術、關注一點文化,但是應克服各種功利的思想。(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