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外籍觀眾在模仿陳文令的雕塑《童年晨曲》
今年北京的藝術北京和CIGE兩大藝博會成交率都創(chuàng)了新高,這說明北京的藝博會市場繼續(xù)紅火。不過在市場格局上卻出現(xiàn)了一些新形勢,諸如幾個新誕生的藝博會被市場“淘汰”,兩大藝博會也從主打國際畫廊轉向國內市場。而即將于5月17日開幕的香港藝博會,將成為世界著名藝博“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的一部分,更多的國際畫廊將投身香港,這對于北京藝博會來說將是個巨大的競爭,“藝術北京”雖然被冠以亞洲亞洲最大藝術博覽會,但卻很難成為真正的最強。在鞏固本土市場的同時,如何做得更大更強將是其未來面臨的問題。
變化一
諸侯紛爭停息,兩分天下已定
2004年至2007年,北京藝術市場的火爆催生了不少藝術博覽會誕生。其中,主打當代藝術的包括“藝術北京”和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以下簡稱CIGE)等,而這兩大品牌也曾衍生出子品牌。
2009年,在連續(xù)打造六屆國際畫廊博覽會后,中藝博公司旗下推出GREEN當代藝術展這一新品牌。同一年,首屆北京國際當代藝術酒店博覽會在京宣布誕生,并于當年11月舉行。同期,“藝術北京”旗下又新增了經典藝術博覽會。一時間,北京藝博會呈現(xiàn)了諸侯紛爭的繁榮景象。只是誰也沒想到,許多新生藝博會品牌竟會如此短命。2010年,這兩個新品牌都沒再出現(xiàn),諸侯紛爭也演變成僅?!八囆g北京”和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兩家角力。
今年“藝術北京”做出新的調整,將當代和經典藝術博覽會打包亮相,“藝術北京”成為亞洲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
●業(yè)內說法
“藝術北京”執(zhí)行總監(jiān)董夢陽指出,中國的藝博會還很年輕,國際老牌藝博會,諸如“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等都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中國各個藝博會還需要歷練,最終誰能走得更遠還要看各自的管理,以及如何科學地生存。
變化二
國際化“夢碎”,焦點轉回國內
北京藝術生態(tài)在全盤拷貝西方后,國際化原是最初的夢想。只是在經歷多年發(fā)展后,北京藝術博覽會從最初的國際化回歸到了本土化。
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于2004年在京舉行,一直主打國際牌。諸如紐約高古軒老牌畫廊都曾參加過這一藝博會。而直到2009年第六屆CIGE上,國際與本土參展畫廊比也為7:3。然而,從第七屆開始,CIGE也轉變策略,由本土畫廊來撐場面,參展的50余家畫廊中近七成為本土畫廊。而今年的CIGE上本土和國際畫廊比為5:1。
相較之下,時至今日“藝術北京”盡管已經贏得了亞洲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藝博會之稱,但仍舊只能堅持本土化的立場,進而再逐步實現(xiàn)“完整亞洲”的夢想。
然而從今年的“藝術北京”的參展情況來看,相比本土畫廊成交情況的紅火來說,國外畫廊的表現(xiàn)被評價為大都無質量且水土不服。類似“藝術北京”上參展的CHALI-ROSSO ART GALLERY帶來了畢加索等大師的版畫,卻響應者寥寥。
●業(yè)內說法
“站臺中國”畫廊負責人孫寧表示,造成北京藝博會今日這種現(xiàn)狀有很多客觀原因。首先是關稅會削弱國際畫廊的參與度,香港是零關稅,但我們進口藝術品總的關稅是近30%,這個費用會阻礙國際畫廊參加北京藝博會。同時,國內藏家的收藏口味也以本土當代為主,對國際當代藝術了解較少。
外部競爭
香港藝博會升級成為最大勁敵
盡管北京藝博會格局中誕生了“藝術北京”這一亞洲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藝博會,然而從國際參與度等指標來看,卻離最有影響力的亞洲藝博會有距離。而從今年開始,香港藝博會或將以更猛的攻勢發(fā)展成亞洲甚至是國際一流藝博會。因為,香港藝博會已成為國際藝博會老大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一部分。
與巴塞爾收購香港藝博會同步的是,眾多國際老牌畫廊也紛紛選擇進軍香港。今年年初,大腕級畫廊白立方正式在香港建立分部,此外,近兩年在香港落地的海外畫廊還有高古軒、馬凌畫廊、德薩畫廊等。
國際大牌畫廊看中的正是以香港為跳板,進而可以擴展至整個大中華地區(qū)的業(yè)務。孫寧指出,國際畫廊在香港設立分部自然是想將其代理的國際藝術家作品銷售到中國,“近兩年中國表現(xiàn)出對藝術品強烈的購買力,無論是巴塞爾,還是國際畫廊看中的正是這一點?!?br/>
●業(yè)內說法
“藝術北京”執(zhí)行總監(jiān)董夢陽指出,盡管我們與香港一江之隔,但卻有著天上地下的差距。她認為北京藝博會與“巴塞爾”沒有可比性,“除了關稅差距外,我們在軟件上、服務意識上都是滯后的,而這些軟件需要一代一代、一年一年地提高”。
【數(shù)據(jù)】
日前,“藝術北京”和CIGE兩大藝博會均已閉幕。從畫廊參與、現(xiàn)場觀眾及成交情況來看,“藝術北京”更勝一籌。
新京報記者從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公布的數(shù)據(jù)了解到,本屆“藝術北京”展出面積為19000平方米,同比增長46%,參展機構135家,同比增長35%,其中國內外比例為5:1,參觀人數(shù)52000人,同比增長30%,90%以上參展商成交,成交額約3億,同比增長57%,占國內上半年藝術博覽會成交額的85%。
■ 畫廊眼中的京港藝博會
星空間
?。ń衲陞⒓铀囆g北京,曾參加過香港藝博會)
參加藝博會費用:
本地20萬 香港40萬 海外60萬
收益:能盈利
藝術北京:提供了新品發(fā)布的集中機會,能結交更多新的客戶,并觀察一下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和趨勢。藝術北京近兩年越來越好,主要是資金來源解決方式參考了國際藝博會模式,由政府扶植和知名企業(yè)贊助幾大部分構成。另外,參展場地也得到了升級,農展館的這一場地是最符合當代藝術氣質的。
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應該有效活躍中國本土市場,逐漸建立話語權。此前中國本土畫廊也有參加國際大型藝博會,但都不是在真正的畫廊區(qū),而是處于邊緣地位。
香港藝博會:香港是中國畫廊出征海外的一個跳板,就國內畫廊來說,參加香港藝博會是通向西方的門票。不過,我們應看到國際買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話語權在逐步衰落,而新一代國際買家也沒有發(fā)展起來。我們看到支持“中國85藝術”的老牌收藏家群體中,尤倫斯退出了,??苏谘芯坎仄返娜ハ騿栴}。那新的尤倫斯在哪?
口述:星空間負責人房方
站臺中國
(今年參加藝術北京、香港藝博會等)
參加藝博會費用:參展香港藝博會是本地的幾倍,因為本地成本大部分只是展位費,而香港和其他國際博覽會則要考慮人員成本、運輸、交通住宿以及當?shù)氐膰H消費標準等等。
收益:藝術北京很容易實現(xiàn)收支持平,但香港藝博會要努力去實現(xiàn)持平,主要目的還是以推廣為主。
藝術北京:更地方化一些,吸引的是國內藏家。
香港藝博會:香港越來越成為亞洲當代藝術中心、銷售市場,吸引了亞洲、歐洲、美洲畫廊參與,是更為國際化的博覽會。同時也吸引了全世界藏家、策展人、美術館負責人前往,這是畫廊走向亞洲、國際的窗口。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